家兄朱由校

北城二千

歷史軍事

“父親!!!”
五更天、漆黑的月空下,秋日紫禁城中、壹聲悲戚的喊聲出現,聽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三百六十三章 上元佳節

家兄朱由校 by 北城二千

2023-11-19 16:15

  “齊楚燕趙皆降服?”
  “四國順之。”
  “十人九死?”
  “獨活。”
  “威風掃地?”
  “虎力散……”
  “行了,大人您才高八鬥,在下著實承受不住,這七個花燈就送您了。”
  北京南城正西坊內,伴隨著壹個燈謎攤主的認輸,朱由檢輕輕松松拿到了七個大花燈。
  “好耶!”
  拍手叫好聲絡繹不絕,幾個蹦蹦跳跳的男女娃娃更是盤繞在他四周。
  以朱慈燃、李定國、朱慈焴、朱慈炅,楊如是、朱淑娥、朱淑嫫為主的七個人圍在朱由檢身邊,在後方還有朱由校和張嫣兩人有說有笑的看著這場景。
  “來,都自己拿好了,等下我們去通惠河放河燈。”
  朱由檢笑著把攤主遞給他的荷燈壹壹派發,楊如是和李定國拿到後小心翼翼的護了起來,倒是朱慈燃幾人則是拿著手裏的花燈,顯擺壹樣的對四周來來往往的百姓和小孩顯擺了起來。
  每年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,民間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,將其作為慶賀新春的延續,取名為“元宵節”,也被稱為“上元節”,成為了漢人除正旦節外最重要的四大節日。
  上元節自唐宋興盛,明代達到巔峰。
  與後世的只放壹天的元宵節不同,為了彰顯大明王朝四海統壹的太平盛世,加上漢人文化被斷代近乎百年的局面,朱元璋命令翰林院翻查史書,幹脆效仿唐宋,將各種對漢文化起到傳播效果的節日固定放假。
  如上元節這樣重要的節日,實際上從正月初八就已經開始,直到正月十七才算結束,整整十天。
  整個上元節期間,普天下的老百姓不分貧富貴賤,都可以掛彩燈猜燈謎,身為九五至尊的皇帝也會蒞臨燈會,以示與民同樂。
  明朝時期的上元節可謂元宵慶祝活動鼎盛時期,“家家出戶,人人看燈”。
  晚明的風氣奢靡,物質豐富,比起北宋的東京城有之過而無不及。
  天啟九年的上元節,或許是因為入春來下了幾場雨,使得北方大地有了喘息的機會,因此舉辦的空前盛況。
  走在南城西市大街上,經過天啟四年以來修葺的三十余丈道路兩側擺滿了小攤位,各種花燈五花八門,老百姓歡天喜地,場景熱鬧異常。
  如朱由檢他們這種三三兩兩結伴而行,沿途欣賞各種花燈的人更是數不勝數。
  “鐺鐺鐺鐺——”
  “龍燈來了!龍燈來了!”
  壹些百姓激動的叫嚷著,所有人都自發的退到了道路兩側,朱由檢他們有錦衣衛保護,旁人擠不進來,因此可以壹覽無余的看到那所謂的“龍燈”是什麽。
  映入眾人眼簾的,是壹支上千人規模的龍燈隊伍,上百頭牛拉拽著壹個長三十余丈的組合燈架。
  燈架雖然掛滿了花燈,但卻都是按照壹個花燈壹片龍鱗的方式規列,而龍燈的頭部更是壹個活靈活現的竹編龍頭,龍頭有兩個碩大的燈籠組成,裏面有人操控竹簾,時不時卷起,時不時落下,就好像壹條真龍在眨眼間壹樣。
  整個龍燈隊伍流光溢彩,將整個喜慶氛圍推到高潮。
  “那是我爹做的!”
  朱慈燃拍著胸口自豪大喊,旁邊的人聽到只當他在說笑,而壹些小孩則是沖他擺著鬼臉,嘴裏嘟囔著:“牛皮大王”。
  可即便如此,朱慈燃也沒有生氣,而是自豪的挺起胸膛,四周百姓和朱由校,朱由檢他們則是圍著龍燈隊伍歡呼雀躍。
  由於不禁夜,十天的上元節可以說是所有百姓都在通宵達旦的遊玩賞燈。
  壹些酒樓和茶樓還請了專門跳舞的人在樓上跳舞,奏樂。
  歌舞升平,花炮齊鳴……
  哪怕是壹些年輕的女子在會在這壹天成群結伴,滿懷歡樂之情的盡情觀賞燈彩。
  能夠如此,全因上元節燈會是由朝廷舉辦,這壹日的城中兵馬數量增加,而膽敢在這壹日聚眾鬥毆、偷盜搶劫的人往往會被判以重刑。
  直到清朝,燈會才不再由朝廷舉辦,時長也由明代的十天,縮短到了三天。
  “今歲的這龍燈沒能做好,況且十天還是有些不夠玩,果然還是得把上元節的假期放到十五天才行。”
  “十五日也不錯。”
  龍燈隊伍離去,朱由校和朱由檢手裏不知道什麽時候手裏各自多了壹碗“粉團(湯圓)”,朱慈燃等人也紛紛端著壹碗粉團,邊走邊吃。
  朱由校和朱由檢並排而走,有壹句沒壹句的聊著,身後背景燈火通明,滿城的燈火將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晝般。
  走在大街上,城中萬家燈火,花燈點綴,壹些酒樓茶館還讓人燒起便宜的藥材,壹時間街道上花香彌漫。
  時不時路過他們的壹些寶馬雕車也都是卷起了竹簾,露出了馬車之中的富貴佳人,頗有壹種在鬧市裏開敞篷跑車的感覺。
 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京中富商子弟和勛戚、官員子弟,比較他們,朱由檢他們更像是普通人家的男男女女,攜老扶幼,緩緩步行街市其中。
  他們壹行人走馬觀花,看舞龍舞獅,聽奏樂評書,各種才藝表演讓人應接不暇……
  壹些擺好的花燈臺下,許多風流才子猜燈謎,只為博得花燈臺兩側坐著的佳人壹笑。
  自然、街道上還有那達官貴胄換上便服,與民同樂,偶爾碰到朱由校他們,被嚇得連忙行禮。
  總之這壹日的京城,儼然就是壹座不夜城。
  諸如壹些巨大的花燈輪、花燈樹、花燈柱、魚形燈等等樣式的花燈看得人應接不暇。
  眾人走到正陽門大街和東西菜市大街的十字路口時,壹個高十五丈的巨大燈輪便出現在了十字路口中心。
  這個燈輪之上,還懸掛著可以轉動花燈五萬盞。
  這裏被大興營兵馬圍著,而朱由檢他們來到後,大興營兵馬當即放行。
  在兵馬外圍,上萬百姓都在圍觀這巨大燈輪,他們爬墻上房,墊腳仰視,總之都想看到這大燈輪被點燃的時刻。
  “今年就由弟弟來射吧,我讓人準備好了九力弓。”
  大興營參將奉上了弓箭,而朱由校也示意朱由檢射箭。
  朱由檢見狀倒沒有推辭,只是笑著接過弓箭,隨後看著人點燃箭矢,自己張弓搭箭,頂著上萬百姓的註目,將弓箭拉了壹個滿月的同時,但聽“嘭”的壹聲,火箭被射出。
  射花燈對於射箭人的要求極高,畢竟花燈輪上所有花燈的火繩都放在了花燈輪正中間的壹個銅球內。
  銅球雖然直徑三尺,但可以容納箭矢射進去的空洞不過壹個人頭大小,又高懸於七丈之上,五十步外。
  要把箭矢射入這其中,難度不比百步穿楊小。
  只是對於朱由檢這種射術大師來說,這種難度不過爾爾。
  “轟——”
  果然,他前壹秒才射出箭矢,下壹秒花燈了正中間的銅球立馬爆發火光,壹條條引線被點燃,所有掛在花燈輪上的花燈在不到是個呼吸裏相繼被點亮。
  燈火四射,十數裏皆可見,光明奪月色,讓人忍不住歡呼起來。
  “大明萬歲!”
  “萬歲——”
  此時的大明,正處於壹個鼎盛時期,單輪國力而言,遠遠超過了洪武、永樂年間。
  眼下大明唯壹還欠缺的,便是洪武、永樂年間的萬邦來朝,以表示自己才是天下共主。
  也只有大明才有著這樣雄厚的國力來制造出如此精巧絕倫的花燈,只為慶祝上元佳節。
  在如此璀璨的花燈面前,漫天星辰都要黯然失色,仿佛正如同大明朝的輝煌盛世般。
  百姓唱聲喝彩,朱慈燃等人也高興的蹦蹦跳跳,拍手叫好。
  朱由檢放下弓箭,大興營參將雙手接過。
  “行了,繼續遊玩吧。”
  朱由校背負雙手,臉上笑臉盈盈,也不擔心百姓們認出他們,因為往年射箭的都是壹些勛戚子弟或者邊軍將領。
  “好!”朱由檢聞聲壹笑,跟著朱由校,帶著身邊人繼續向著東市閑逛而去。
  相比較西市,東市要更熱鬧壹些,路口可以看到壹些租借馬匹、騾子和驢,或者轎子馬車的牙行,寬闊的街道上則是充滿了嬉戲玩鬧的百姓。
  走著走著,前方出現了壹個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的鰲山燈。
  這鰲山燈高六丈,雖然不如朱由校的花燈輪精美氣派,但卻別有壹番風景。
  “這人手藝不錯,問問願不願意去工部做花燈師傅。”
  朱由校忍不住開口贊美,並對旁邊穿著便服的魏忠賢交代。
  魏忠賢作揖回禮,隨後便安排人去尋這個人了。
  之後遇到雜戲班子賣力地表演著時,朱由校又讓魏忠賢詢問,而朱慈燃等人則是在見到掛著各色燈彩的賣貨郎時,便壹股腦的圍了上去。
  種類異常豐富的各類造型的花燈點綴其間,諸如西瓜炮、彩蓮舫、紫葡萄、霸玉鞭、瓊盞玉臺、銀蛾金彈、八仙捧壽、七聖降妖、黃煙兒、貨郎擔兒、鮑老車兒、五鬼鬧判、十面埋伏等等如物、如人、如山景的花燈琳瑯滿目,種類繁多,名目繁雜,讓人應不暇接。
  “我要這個!”
  “我也要!”
  “我要那個老虎燈!”
  “我要兩頭烏的狗燈!”
  “我要……”
  壹群娃娃,七嘴八舌,吵鬧不已,讓看管他們的錦衣衛十分頭疼。
  “好了,都別吵了。”楊如是壹開口,六小只立馬閉上了嘴。
  楊如是按照他們的喜歡,壹個個的挑選出來給他們,最後拿出荷包的銀子,讓商販稱了稱後,用剪子剪下了足夠支付的銀子。
  貨郎拿了銀子,喜滋滋的推著花燈車離去,等朱由檢回頭,卻看到張嫣站在壹個小攤前埋怨朱由校道:
  “相公這次又雇了這麽多人,皇城怎麽放得下……”
  “怎麽了?”朱由檢好奇走過去,而朱由校則是拿著壹個木盤子,盤裏放著諸多品類不同的點心。
  “弟弟,妳看妳看,這是斬魚圓、這是順天火腿、這是螃蟹釀橙、這是糟羹……”
  朱由校用手指指點點,還遞出牙簽示意朱由檢吃壹吃。
  朱由檢也根本不擔心有人下毒,因為能上街擺攤的,都被錦衣衛查的底褲不剩了,因此他接過牙簽,戳起壹個螃蟹釀橙放到了嘴裏。
  幾番咀嚼,倒是吃出了壹股子酸甜味,十分刺激味蕾。
  “味道蠻不錯的。”朱由檢點了點頭,而朱由校則趁機把木盤子推到了朱由檢懷裏:
  “好吃弟弟就多吃點。”
  “嗯……”朱由檢無奈,只能接下托盤,壹邊逛街壹邊吃,倒是有了幾分他後世在山村裏去集鎮趕集的感覺。
  只是他們壹行人,基本上是跟著朱由校的腳步四下亂逛的,而朱由校又十分貪嘴,因此朱由檢和張嫣等人手上在逛了百來步後,便都堆滿了東西。
  “這個炸蝦片好吃,弟弟妳多吃點。”
  “這個酒釀丸子不錯,弟弟妳吃。”
  “這個青梅酒味道也算甘甜,弟弟妳試試……”
  “這個……這個……”
  朱由校往往只是嘗了壹口,便買了壹堆東西,然後把東西塞到了朱由檢手裏。
  東市大街甚至都沒有逛完,他們壹行十余人便都抱著壹些打包的糕點和美食亂轉了起來。
  “相公,東西太多了,先回家休息休息吧。”
  張嫣實在走不動了,只能開口央求朱由校,而朱由校卻興致勃勃,如壹只無頭蒼蠅壹樣,四下亂竄。
  “寶珠妳們累了?”朱由校不自知的看了看張嫣,而看了看氣定神閑的朱由檢,再看了看“龍精虎猛”的壹群娃娃,然後才不甘道:
  “這才亥時六刻(22:30),這麽早回宮也沒什麽玩的,不玩到醜時(1-3點)也太愧對這上元佳節了。”
  “那坐馬車去東城的通惠河放放河燈,順帶坐著休息休息吧。”張嫣確實走不動了,只能示意要坐馬車。
  “行,妳帶燃兒他們去吧,我和弟弟再逛逛。”朱由校興致勃勃,直接選擇丟下老婆孩子,和朱由檢膩在壹起。
  “好……”張嫣很是無奈,但也沒有辦法。
  眼尖的王體乾當即攔下了壹些租車販子,租了馬車,帶著三十多名身穿便衣的錦衣衛,便要拱衛馬車向著通惠河而去。
  “殿下……”
  楊如是不想離開朱由檢,走過來仰視朱由檢,雙眼帶著霧氣,晶瑩剔透,我見猶憐。
  “妳隨嫂嫂先去通惠河吧。”朱由檢安撫了她壹句,隨後便抽出手,向著朱由校走去。
  楊如是無奈,只能跟著張嫣她們上了車。
  只是她們這壹走,朱由校又玩的開心了起來。
  這邊他帶著朱由檢去路邊小攤的大木盆裏釣魚,等會兒他又不耐煩的丟下魚竿,帶著朱由檢去“踩水車”。
  這種踩水車實際上是用人力踩動踏板,然後轉動水車,用水車把大缸裏的壹些熱飲和冷飲給踩起來,流入大小拼湊的竹管內,最後流入拳頭大小的竹筒杯子裏。
  在朱由檢看來,以他的年紀玩這種東西,屬實有些“弱智”,然而朱由校有興趣,他只能硬著頭皮陪著踩。
  在他們旁邊壹排,盡是八九歲的孩童,所有人都拿著這兩個“怪人”看。
  路過的壹些女子也用扇子半遮著臉,用古怪的眼神看著這兩個長得好看的“傻子”。
  “哥哥,差不多行了……”
  朱由檢被人看的臉紅,屬實受夠這丟臉的註目了。
  “我還沒喝夠啊?”朱由校倒是踩得起勁,壹杯壹杯的飲料被他喝下肚,也不嫌漲得慌。
  “走了走了。”朱由檢強拉著朱由校下來,然後拽著他離開。
  陸文昭憋笑半天,見二人走了,丟下十余文錢便帶著人跟上了二人。
  “誒!好好好!”
  “拌腿啊!拌他下面啊!”
  “誒!出陰招的出局!”
  離開羞恥的“踩水車”場所沒多遠、朱由檢和朱由校立馬就看到了不遠處的壹處張燈結彩的露天相撲。
  圈子裏,兩個男子赤膊相對,木頭圈子外,還有著壹群坐在露天桌椅上叫好的看客。
  只是這些看客,多是平民百姓,稍微穿著華貴壹些的人,也只有朱由校他們這群人。
  “這是相撲吧?怎麽只有男子的?女子的沒有嗎?”
  朱由校四處張望,而朱由檢聞言剛想勸他別去看,結果旁邊負責倒茶的小廝便笑臉盈盈道:
  “尊駕要是想看女子相撲,不防移步朝東壹百步,女子相撲和射柳還有錘丸都在那邊。”
  “那走!”聽到這話,朱由校拔腿就走,而朱由檢想抓住他都來不及,只能帶著人跟上。
  “誒唷……”
  壹行人走了百來步,還沒有靠近女子相撲的地方,朱由檢就大老遠就聽到了前面人群裏,傳來了壹陣倒呵聲。
  朱由校聞言跟打了雞血壹樣湊上前,而朱由檢也跟著走上前壹看,還真是朱由校想看的女子相撲。
  只是等他看清楚後,便渾然沒有了壹點興趣。
  只因圈內相撲的,是兩個身材魁梧的農婦,她們將袖子綁了起來,穿著遮蔽手臂和小腿的中衣,在圈裏不斷相撲。
  摔倒在沙地上的時候發出沈悶聲,看的朱由檢和朱由校立馬皺眉。
  不止是他們,便是其他看客見狀也紛紛腦袋向後縮,壹副沒摔疼當事人,反而把他們這些看客給摔疼的模樣。
  朱由檢掃了壹眼圍觀的看客,發現大部分都是良家女,這些良家女用團扇遮著小半張臉,眼睛直勾勾的看著賽場,恨不得自己親自上陣的模樣。
  “這沒什麽好看的,走吧走吧……”
  剛才還打了雞血的朱由校,在看到圈內的兩個農婦後,此刻卻似乎進入了賢者時刻,擺著手就要離開。
  不止是他,便是陸文昭等壹群人都露出壹副沒什麽可看的表情。
  顯然,他們不是不想看,而是不想看兩個三四十的農婦。
  “妳們啊……”
  朱由檢嘆了壹口氣,搖著頭,似乎感嘆這群家夥真是以貌取人。
  “這京中有沒有好看點的女子相撲?”
  朱由校才走出人群,便興致勃勃的詢問四下,但錦衣衛們都不敢回答。
  “行了哥哥。”朱由檢見朱由校這樣,只能無奈上前勸阻,而朱由校則是不忿道:
  “那些文武大臣私下裏沒少看這些東西,我看看又何妨?”
  “沒什麽好看的,我們還是先前往通惠河吧,別讓嫂嫂她們等的太久……”朱由檢還能不知道朱由校想什麽?他可不能讓朱由校去那種地方。
  萬壹被百官看到,到時候屎尿盆子必然往他朱由檢頭上扣,說他帶壞了皇帝。
  因此他不等朱由校反駁,便連拉帶拽的拖著朱由校前往了東城,走過長長的大道,這才好不容易抵達了通惠河碼頭。
  碼頭邊上人山人海,所有人都蹲在河邊點火放河燈。
  不知道是不是小冰河還沒有抵達巔峰,反正進入正月後,通惠河便開始慢慢解凍了。
  朱由檢他們找到了張嫣她們,隨後陪著朱慈燃他們放了河燈後,又在通惠河碼頭逛了起來。
  比起城內的繁華,城外的集鎮雖然沒有那麽多張燈結彩,燈火通明的景象,卻處處充滿了煙火氣。
  各類小吃、冰飲熱飲,遊玩器械絡繹不絕。
  害怕朱由校又拉著自己做出什麽丟臉的舉動,朱由檢每每見到那些遊玩的器械,便拉著朱由校離開。
  他們壹行人閑逛許久,直到子時八刻壹過,京城內外上空便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煙花。
  “轟轟隆隆”的聲音絡繹不絕,各式各樣的煙花由朝廷包辦組織釋放,壹時間整個京城上空都是煙花,美不勝收。
  長達壹刻鐘的煙花觀賞很快結束,末了朱由校還戀戀不舍,想要逛到天明。
  只是朱由檢他們被他折磨的夠嗆,每個人都昏昏欲睡。
  見到自家弟弟不感興趣,朱由校也只能戀戀不舍的返回了皇宮,而朱由檢也在他走後叫了壹輛馬車,在錦衣衛的拱衛下返回了齊王府。
  只是回到王府門口,還沒等他下車,便看到了排成長隊的人在門口等待。
  “這是什麽情況?”朱由檢隱晦拉了拉窗子,詢問馬車外的陸文昭,而陸文昭見狀也讓人上去打聽,之後打聽的人跑了回來,知會了陸文昭後,陸文昭才跑回馬車旁小聲道:
  “都是想借著元宵節,請殿下您去赴宴的人,估計是為了選妃的事情……”
  “那走後門回府。”朱由檢看了隊伍,頓時有些頭皮發麻。
  不過他也清楚,自己壹日沒有立妃,這群人便壹日不會消停。
  誰都想成為齊王的嶽父,攀壹攀高枝。
  “立妃……”
  朱由檢呢喃了壹句,微微皺眉,顯然他嘴上說著不在意,但心裏還是有標準的。
  他不知道延遲了好幾年的選妃,會不會像歷史上壹樣,再給自己選出壹個奇葩嶽父。
  “再等等吧……”
  嘆了壹口氣,朱由檢的馬車也向著王府後門行駛而去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